Tuesday, 23 February 2016

2月 / 一直都在





不上学的日子我一般都纵容自己睡得比上课日迟一些,包括除夕的早上。

一觉起来我还在床上赖床,愕然发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流逝了那么多。

这已是我度过的第十八个新年了。

我总是喜欢去计算时间,害怕自己去错过了什么。但也许在我计算的当下才是最大的错过。




家里不需要赶车回到老家,它就在我们家附近。

跟以往没有太大的区别,去了阿嬷家给祖先上香然后吃饭。

吃了饭在客厅陪着看电视的阿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我们并不常聊天。

因此自己格外珍惜这样的小时间。

毕竟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去预测,尤其最近你常烦恼说你头晕。

看着您身体健康,脸上的笑容多的不能再多是我们全家人最大的希望。











新年前没有太多的准备工作,让我最难忘的是全家人的洗车时光。

拿着肥皂往弟弟们身上抹、拿着水互相喷对方,我想这样的日子不会再有了。

我的弟弟们都长大了,一个穿上了高中长裤、一个成了女生们中的白马王子。

相处在一块的时候总是吵个不停,其实我挺想念的。

待我去了大学就没有人陪你们吵架了。










初二 居銮外婆家 ☀



小表弟一步一步地迈出步伐,后面是跟着担心他跌倒的表哥表姐们。

每一次回外婆家都是这样的场景,难以忘怀的场景。

很久以前那一群小表妹们牙牙学语的场景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特别是与我相差十岁的涵涵,想念我们一同去旅行时她累了就抱着她走的画面。

如今她胖了不少,我虽还抱得动她但也挺吃力的。

我们都在长大,可有些事情始终没有变。

大表弟还是很爱使坏、表哥还是很爱装酷、外婆每一年都在煮我们最爱吃的菜。









初四 学长团团拜


多年以前,我们在炽热的太阳底下步操。

多年以后,我们在温暖的早晨中相聚。

没有太多的话语,亲切的熟悉感就像我们每一天都在见面。

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初六 古筝社团聚



期待的团拜虽然取消了,但在前一晚仍然兴冲冲地组了小团拜。

十几个人挤了两辆车就这么拜访了月芳老师家、Iris家、于彰家。

最后和其他人在郭老师家相聚,这是始终不变的约定。

高三已经不常参加团里的活动,唯一与新生有过接触时是新生迎新会。

团里熟悉的人越来越少,老人们回来的聚会也是三三两两不变的人们。

多年以后当初的感动是否会渐渐变淡,唯有陌生在增长。

后来在娉婷家的欢笑声、喧哗声几乎没有间断,连teddy都在一旁凑热闹。

麻将桌从来没有缺人的时候,更多的是替换他人。









初七  马六甲一日游



我走进了他的朋友圈,结识了电话里他总提到的大学朋友们。

我很慢热,所以一开始跟你们见面时显得有点安静。

记得大年初一晚上就突然地跟你们见面,除了宇彤其他人都未曾见过面。

后来还一起喝酒聊天玩牌,这一个晚上因为有你们而过得精彩。






元宵节前夕



“明珠加油喔 北京见”

其实有的时候连自己都没有把握会到那座城市去,但谢谢你们给我很多的鼓励和意见。

这一个月里很开心认识了你们,下一次见面已是明年。

愿能如我所愿,与你们在他乡见面。

到时候让你们带着我去逛王府井,还有你们口中不便宜的大董烤鸭。




一直在期待你的归来,可当我们见面时却又没有太多的想法,好像一切本该如此。

可在习惯补习后赶回家冲凉吃饭去与你约会之后,你又要回去了。

昨天快到家的时候又握紧了你的手,这或许是今年的最后一次。

一直在开玩笑跟你说让你快点回去,可其实最不想你离开的人是我。

我想念坐在副驾驶看着你开车的侧脸、走在路上一回头就能看见你。

昨天以后,我们只能在荧幕看着彼此的模样。

吵架了明明一个拥抱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我们只能无奈地在微信里发三个问号。

想你了想找你撒娇,你给我的回应也只是微笑和言语上的安慰。

“快了,我快回去陪你了。”

快了,你又要回去了。










I-City



旁人的一些话语让我在不断地思考,有时候甚至能用几个小时去发呆。

想通了之后又让自己谨记着莫忘初衷,相信自己一直坚持的理想并没有错。

「當你掉入人生谷底時,痛苦是難免的。沒有關係,就給自己一點時間,感嘆失落吧。」

─歐普拉‧溫弗瑞

学着在迷茫中寻找自我并不容易,但一直地思考会让方向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知道,我们会变得更好。












Sunday, 7 February 2016

最初的模样






高三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課室里依舊坐著熟悉的同學,班導也是萬年不變的華姐。

開學日當天就是個驚喜的開始,上了那麼多年的學,我第一次當上班長。

對於小學懶惰不讀書的我而言,當上班長的機會是不存在的。

也許是我上輩子燒了太多香,今生今世在中學畢業前得了這寶座的機會。








新生營-奔跑吧孩子


2016年的第一個活動——新生營之奔跑吧孩子

這是第二次當小隊輔,也是中學生涯的最後一次能夠在開學前就先認識這些學弟妹。

總是能夠在這些孩子們的眼中看見對青春的期待,就如初一的自己。

那時的我們懵懂無知卻又渴望長大,骨子里充滿著對未來的熱血,似乎任何的大風大浪都不能將我們打敗。

那時候還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 做事總是無所畏懼

可很多人都忘了 幼嫩時那個勇敢追著夢的自己 在慢慢消失不見

很多的時候我都習慣在生日卡或是筆記本上寫下“莫忘初衷”。

我最大的希望,便是最愛的你們永遠記得當初的自己。










約定與巧遇的你們。


久違的聚會,想念的人們。

每每下課看見站崗的學長團,我都會想起那群喊著口號、一起在烈日當空下步操的你們。

如今高三商孝的后走廊看過去便是學長團的團室,當初一放學就往那跑的地方。


我跟吳瑜彬在808兩個人待了半個小時后才陸陸續續有人來。

看到你們的時候真的好想抱一抱 那是曾經一起吃喝玩樂混日子的人啊

可時間和距離總會把最要好的朋友慢慢拆散 最後成了只能點頭微笑打招呼的陌生人

那種感覺真的不好受。

品良還是話很多 德榮的笑聲還是很怪異 家和還是在按電話把小妹妹

也許 有些事過了好久都不會輕易改變。











外公哈比波爹


不是什麼特別的生日會,只是全家人除了大姨一家都回來為外公慶祝生日。

我幾乎很少有和長輩們的照片,所以想在部落格放上一張。

多數的星期天都奉獻給了學校和社團,一個月回居鑾外婆家的日子也只有那麼一次。

每一次回去,外婆都會感歎我越長越大、越來越瘦,然後再吩咐我多吃一點。

每一次回去,我總在感歎小表弟的成長。

“他會爬了耶!”

最後一次回去,他已經學會走路了。


我之前提過,我最害怕的便是失去。

新的一年我做過最多的事就是照相,珍惜那一幕幕往後會越來越少的時光。

可我知道,我們都需要學習如何接受失去才能夠擁有未來這回事。

選擇逃避,只會讓失去越來越靠近你。
















18歲的生活怎能少了這群女孩們的陪伴 

你們一直是我生活中的動力  就像無可替代的氧氣  ☀



最後一次的新春表演,麥克風一如既往地在打擊著我們的付出和努力。

你并沒有看見我上課時放在課本下的譜,眼睛看著黑板上的筆記腦海里卻是古箏的聲音。

我很認真地想把每一個最後一次做到最好。

可上天總是看不順眼你過得太好,時不時都會丟個麻煩,讓你措手不及。


115天后,背起背包和相機,成都就等著迎接我們的到來。













網絡上傳著一句話“別低頭,皇冠會掉。”

生活里總是有許多不順人心的事,好比班上同學無心的一句話總能一下子把人踹入谷底。

很多的時候我都無所謂,也習慣了原諒,說一句沒事然後明天就忘記了。

輕微的健忘症或許是件好事,忘記帶作業課本固然討厭,但不記得那些瑣碎小事也好。

低一低頭就能解決事情,那何必一直昂首不理呢。

總是在尋找自己的歸屬感,渴望在渺小的世界里留下一點影子。

我也希望,能夠和你們在最後一年中學時光里處的愉快點啊.




努力努力再努力——

目標已經漸漸有了模樣,雖然那還是個模糊不清的方向。

但有了目標和希望,總歸是好的開始啊。

上個星期剛剛得知了某個大學的入學標準學費生活費等等,覺得自己再不努力就完了。

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追逐所謂的理想,要加倍努力才行啊。





除夕夜快樂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