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1点上床睡觉的时候,设置了20个闹钟,从3点、4点、4点半一直到早上9点半。
而我还是在3点的时候起床了。
即使进入了睡眠状态,我感觉自己的脑袋还是清醒得很,我能感觉到自己在睡觉。
在这之前,我几乎一躺下去就能睡,直到早上的闹钟响起,我才会起来。
而且这一段睡眠是没有意识的,那天早上室友说:“昨天我要睡觉的时候你突然坐起来,讲了一句话又睡回去。”
而我,根本不知道。
刚刚三点,室友要睡了,我睡起来了。
“你不要睡觉了?”
“起来了。”
“我们太神奇了。” 室友说。
我回了下微信,打开电脑把昨天的To Do List做完,而关于我一直很想在部落格记录的秋天到现在还没写,那是上星期的list了。
发现自己现在的状态一团乱,还是坐在课室发呆的时候。
前面的美国教授在教我们grammar, style and usage,对象几乎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我提早选了这门课。
我打开电脑想要用教授说的方法写一篇硬新闻,发现自己无从下手。
糟糕了,我的英语退步成什么鬼样子。
崩溃,哭都哭不出来的那种。
以及最近发现自己很多的坏习惯,准确来说是他发现的。
我没有好奇心的能力,对于不懂的东西没有认真去搞懂,瞄一下就过去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语文很差。
前星期终于写了我在清新时报的第一篇深度报道,主编称赞了稿里的数据运用后说:“明珠啊,你的逻辑设置和文字质量要再加强,多写几篇就会越来越熟了!”
是啊,多写几篇,但是是认真地多写几遍。
之所以在三点起来,是因为昨晚两点睡,今天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已经熬不起夜了,早起又没有太多的时间。
我刚写完一篇关于“死亡的价值”的哲学小作业,死亡真的离我们很近。
尤其最近又发现了那么多的意外——印尼坠机、美国枪击案、天津火灾等等。
有一天早上我一如往常地骑车到五教,坐在课室准备上工业系统基础课。
突然之间就呼吸困难,手按着胸口在喘息,稳定下来以后胸口不时有点痛。
那瞬间我觉得自己离死亡很近。
怕了,所以尽可能地不熬夜。
例如现在睡一觉起来其实脑袋挺清醒的,舒服多了。
这一周是这学期的第七周,马上要进入期中了,顺带在这里列几个目标:
□ 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
□ 学会冷静
□ 不要把时间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 不要熬夜(12点前睡觉)
8个星期以后,再回头过来看。
他总是唠叨我每次都是自己在说,说不喝奶茶要减肥的是我、说不喝奶茶生活没有意义的也是我。
没有了,说到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