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过两周,已经是holiday mood,明天开始连着一周的中秋和十一长假。
现在人在往上海的高铁上,有点恍惚,今年坐在高铁的次数比往年都还要多。
出行、旅游,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暑假在温州洞头完成了清影工作坊,在北京熬夜剪辑一周后到上海找SY,接着去了韩国实践,回家的一个月里又偶然地凑成了新马泰游,以及赶在夏天的尾巴去了一趟中国西北。
清影工作坊
![]() |
快被拍摄逼疯的我和队友们在演播室做体操 |
因为本科的不愉快,让我对清影有很大的阴影。
万幸还有认识的朋友,在上课前就邀我一起组队,到现在后期投片都还算愉快。
我觉得这个课程最大的挑战就是和队员一起顺利完成片子,毕竟每个人都想当导演,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考虑到许久没有接触纪录片拍摄,以及队员的性格,我这次更多的是承担团队的制片工作。
队友们都来自中国北方,我这个东南亚人竟然成为洞头最接地气的人。
当地多为早年从福建过来的渔民,有一部分的人说的是闽南语。
没想到我的半桶水闽南语还能在大陆派上用场。
这一个月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因为拍摄的题材和海洋动物有关,我们跟着一条渔船出海到养殖地拍摄。
一般大海风平浪静的话大概是4级风,我们出海当天高达10级!
我们仨坚持到回航才晕船,船上的大叔们都忍不住为我们竖起大拇指!
我们的作品记录了当地的非遗,不过有别于一般的纪实短片,它在形式上更偏向于实验短片。
对较少接触实验短片和剧情片的我们仨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挑战。
因为原来是先拍摄,再拼凑故事去剪辑。
这一次,我们先拟了剧本,并且两三天就打破原有的想法,又重写。走一步看一部似地去拍摄。
回到北京重新看一遍素材后,又再一次推翻,和老师讨论纸剪才定下最终版方案。
成片结合古今,记录当地文化,讨论非遗传承,我认为我们已经做到了最好。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和我要片源!)
回到北京后,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剪辑。
放映前一天熬了一夜加字幕、剪辑影片,中途还和院猫花牛在实验室门口一起赏了雨。
天亮了,回到宿舍疲惫的我,却十分清醒。
虽然已经两年没扎进纪录片里,但是从这份作品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对拍摄的热爱。
我很幸运,能拥有一份珍贵的机会扎进热爱中。
北京 - 上海
没想到和上海这么有缘,今年已经第三次到上海来了。
算上十一中国国庆这一趟,已经是第四次,来猜猜今年总共会来几次呢?
![]() |
一些吃吃喝喝的记录。 |
SY的一切总是很稳定,他的作息,情绪,适应能力。
虽然新学期校园里少了他,但每天一来一回的短信都让我感受到了他的陪伴。
韩国
刚落地韩国,我不靠谱的实践队长就说:“明珠,待会你负责来和大使报告交流。”
于是我的韩国之旅就从一个蹭饭队友荣升为副队长。
倒酒的是韩国前驻华大使,我:米酒好好喝啊 |
虽然这一次活动有很多的吐槽点,并且有可能成为我日后不想参加同类型活动的阴影。
但是,美食实在太诱人了!更何况是不用自己买单的美食。
感谢队友们的推荐,由我来负责和韩国接待方沟通交流。(所以我想吃什么我就说吃什么
这一次吃了好多心心念念的美食。
炸酱面、烤鳗鱼、煎饼、猪蹄、土豆牛排汤、五花肉、釜山鱼饼、冷面......
活动为期7天,考虑到回国的机票价钱和想多玩两天的心情,我独自在首尔多待了两天一夜。
我去了一家巷子里的豆腐汤店,边吃饭边听店家和老顾客聊天。
傍晚时分坐在汉江公园看书,饿了就到便利店买拉面,还奢侈地加了颗鸡蛋,实现我一直想在汉江边吃拉面的愿望。
吃饱后顺着汉江边喝啤酒边散步,好开心呀。
回程选了凌晨的班机,碰巧和学妹RP搭了同一班航班。
当天约了一起吃晚饭,到邮局寄了明信片,再回家。
Home sweet HOME (aka新马泰游)
回家了!本来以为见到狗狗后迎来的会是热情,没想到是冷漠。
冷漠的眼神 |
好在经过两星期的肉肉诱惑,我们的感情回到了初恋。
8月8日落地KLIA 2,8月14日又来到KLIA 2,仿佛机场就是我第二个家。
谢谢敏萍老师的照顾,让我有机会走进丹中,并了解到丹中的困难与学分制授课模式。
这里就不作太多介绍,更多详情:吉兰丹中华中学
趁着暑假回家,为毕设做一些前调,老师很爽快就答应我见面的要求,还让我蹭了几顿美食,真的很感谢。
跟着她city walk,cafe hopping,逛了garden by the bay。
虽然每一次见面都是N个月后,但话好像说不完似的,一天怎么够?
只愿你我安好,期待下一次见面。
WL的爱店,超好吃! |
在家里吃喝玩乐,当爸妈的跟屁虫一段时间后,我和妈妈到普吉岛玩去了!
全程由妈妈当司机!我们靠着这辆motor逛遍三大海滩和市区。我妈妈超厉害的!
出发前简单安排了旅程——第一天抵达,第二天跳岛游,第三天冲浪,第四天回家。
我们也是临时在出发前一周才决定到泰国玩,无意间就凑成了我暑假的一趟新马泰游......
这一次也是阔别几年到泰国来。
一路吃吃喝喝,下午躺在树下听海浪声,晚上按摩喝啤酒。
在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具体体现在吃了早餐不久马上又要吃午餐。
经济面+半熟蛋+Kopi O Kosong是日常早餐,下午就看心情,晚餐是妈妈的爱心佳肴。
有一天晚上追着狗狗玩耍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是蹦蹦跳跳的。在学校总是很焦虑,回了家觉得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很欢快。
就像前面说的,我被父母宠爱着,回到家什么也不必烦恼。
中国 · 西宁 青海 茶卡 大柴旦 敦煌 张掖
和YH在暑假前就约好的西北游。
从西宁出发不到两小时,车子就出问题坏在高速公路旁。
司机叫了他的同事来接我们,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
等来了一辆拥挤的九座车,让同行的其他旅客超级不满,坚决不上车。
因为这一个小插曲,才发现我们这一车的人是由三家不同的旅行社拼团组成的,价钱行程也不同。
后来司机又联系了另一辆车,又等了约一小时后,我们才终于踏上旅途。
各个景点离得很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在驶过好几段路时,人迹罕至,在壮阔的景色之下,这条路上仿佛只有我们。
别人两小时逛完莫高窟,我们俩待了快半天,并且还享有学生票!
之前在学校就听过敦煌艺术研究学者常沙娜教授的演讲,十分向往到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
即使站在栩栩如生的壁画和雕像前,都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完成这些伟大作品的。
值得一提的是,莫高窟是除故宫之外,我觉得文创做得最好的,可惜钱包不允许,好想把杯垫、香囊、书签......统统买回去。
人生第一次爬上沙漠,可以抵上一个月的运动量。
虽然没能“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但是被夜晚亮灯的月牙泉惊艳到了。
我们一直待到星星出来后才离开。
九月的敦煌夜晚微凉,景区的骆驼早已回家,这段丝绸之路此刻在我脑海中仍挥之不去。
西北的饮食习惯是以牛羊肉、面食为主。
我们俩起初是欣喜地大口吃肉,后来实在太腻吃不下,变成了吃兰州拉面、饺子、泡面。
旅程最后一天回到西宁,我们吃了炕锅羊排,到现在快一个月了我都还吃不了羊肉。
他们的牛羊肉是没有腥味的,但是在高原地区习惯大口吃肉,一般分量很大,我们俩往往都吃不完。
——
2023年的暑假在温州、北京、上海、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西北区度过。
其中大部分时间我都暴晒在太阳底下,并且还热衷于到海边去。
以至于现在人超黑。(SY前几天见到我的一句话不是说想你,而是你很黑!
肉眼可见本人实现一个暑假吃胖3KG |
开学前,和同学们联系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忙着找新学期实习。
考虑到这学期自己还有几堂课要修,并没有选择去实习。
但我也犹豫焦虑过。
毕竟在这所内卷严重的校园里,大家都在奋力往前,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会狠狠地被甩过去。
所幸,在这段怀疑自我的开学期里,我用社团活动、运动和上课填满了,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相较以往,有了很多的独处时间,也更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种“过了今天不知道能不能过明天”的感受逐渐变少了。
取而代之,是一点一点夺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喜欢现在的生活,希望也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
(立个flag,距离2024年还有不到三个月,希望自己实现习惯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