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9 March 2020

最近有点情绪化



这一星期以来负面情绪很多,于是我把每一天都做了什么事列出来。
在不需要翻墙的日子里,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FB上,刷了很多无意义的信息。
无意义信息指的是出现在FB首页里的分享,memes,趣味短视频,假新闻等等。
其余的琐碎时间里,我时不时就拿起手机刷IG,最常刷的就是story,看看别人都干了什么。

由此也知道到了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过多的使用社交媒体。
早在很久以前,大概是去年年中的时候我就把微信朋友圈设置关闭了,因为自己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去打开朋友圈。
我的专注度不高,自律性更是要有很大的把控力,所以想了一下干脆连碰都不要碰。
我还是一个容易受影响的人,负面的信息看到了,自己也不知不觉受影响了。
所以这几天尝试卸载了IG,也退出FB登录,算是眼不见为净吧。


最近还总是会失眠。
会依赖youtube三小时的雨声睡着。
过多的情绪,扰乱的想法,在躺在床上的时候都涌上来。
(这时候我就会在想,以后如果真要做个新闻人,那我就睡不上觉了吧,惨了

按照教学日历,明天即将到来第七周了。
这学期简直和自律沾不上边,一直在和自己斗争,连早起这件事都非常困难。
今天又给自己列好了很多的待办事项,很多的小目标,明天起好好加油。


对了,今天的配图是上个月我在车上拍到的,加上了文字,好美。
当然我也觉得,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那也是前进一小步。


Wednesday, 25 March 2020

在家等落日余晖


今天的音乐 :)



今天是第74天在家的日子。
每一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有课的时候上课,复习,写作业。
把之前列的电影清单一部一部看完。
最近很喜欢罗PD的韩综,于是又重新看了一遍《新西游记》。
因为行动限制,全家人都得待在家里。
也总算有了很多的机会和时间,一起吃饭,一起看戏,一起说话。
昨天是爸爸的生日,上了大学以后错过了两次家人的生日。
出门买菜的妈妈买回来了蛋糕,生日大餐就下次再补上啦。



每天傍晚我会拉筋,活动一下身体,然后再去帮妈妈开饭。
吃完了晚餐已经是7点半了。
家里有一个朝阳的小阳台,爸妈在那里放了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黄昏日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我看着今天聚在一起的云朵发呆。
因为喜欢大海,所以一直有一个在海边买一间房子的梦想。
可以听着浪花的声音,等落日余晖。

但现在这样,也很满足。
成年以后,人生有多少个日子能够无所事事待在家里?
只庆幸我现在不需要烦恼柴米油盐,还能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Thursday, 19 March 2020

在湖北0新增的今天,全球全诊超20万



今天早上先是起床看到了班群里辅导员发的新闻:湖北,0!
是的,湖北省就是最早发现病例的城市——武汉所在的省份。
这个0并不代表完全没有病例,而是新增确诊病例为0


图片来源:星洲日报

再接着上FB,看到中国为马来西亚送来抗议物资。
想起一月中在我回国不久后中国一天比一天更严重的疫情,从谣言乱起,到封城,最后各大高校延迟开学。
当时候我竟然还庆幸延迟开学了?天啊,我在想什么,在家上网课的第五周只恨不得赶紧回到学校!
而从全世界为中国送物资,到中国为海外送物资,真是一个大大的对比。

当时候班级群里、社团群里、学校部门工作群(我所在的是校内的招生和国际生群)每天的话题都是今天某个城市案例怎么样了、捐赠情况怎么样,目前仍留校的学生如何处理。
当然也不全然是一心想着疫情变化,因为是学生群体,也有不少人烦恼居家上课的网络情况、缺少设备问题,对于留学生来说还有居留证和宿舍费问题。

新年本是欢庆的日子,但这期间中国各个城市和小区陆续封锁,每天从微博微信上流传的是与确诊案例接触的人员名单,其中有同在一个小区、同搭一辆火车等等。
突然间,武汉人、湖北人成了举国上下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只要听到是武汉人,省外的酒店拒绝入住,海外的大部分国家也拒绝入境。
在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人们开始意识到此次疫情比起2002年的SARS更为严重。
而不少关于前线医疗工作者情况的照片视频在网络上传播——



他们穿着防护服,因为穿着严密不好认人,于是干脆把名字大大地写在后背上。



因为缺乏人手,每个人休息的时间十分有限,还得随时起身应对紧急状况,所以集体躺在了医疗室外。
随着中国媒体/自媒体的曝光,不少公司和民间团体组成了志愿团队,从全国各地往湖北运送物资。
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志愿活动”,但是在封城封小区的情况下,工厂关闭,没人干活,人们要到处找物资、要安排人手帮忙、司机要看好路况绕路运输,要精准地知道哪个医院最缺乏什么。
虽然每个地方都缺,但却要利益最大化地优先排序。
从医疗物资,工作人员的日常用品,到女性工作者的生理物资等,这一段路没有那么容易。
尤其是在召集大家捐赠女性工作者的生理物资时,中国网民在微博上掀起了一阵骂战: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救人啊,还谈什么生理期?穿上安全裤不就好了?”
每一天媒体上都在宣扬全体人民一起防控疫情,我的同学们都在自嘲没想到天天待在家里也算能够为祖国风险。



封城不封桥,图为徒步走上大桥返乡的中国人民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至今,56天过去了。
中国各大城市的疫情已逐渐减缓,目前根据报道新增案例大部分为境外输入,也就是说从外国回来的人们所导致的。
之所以说了这么一大段中国的情况,只是在想一遍马来西亚接下来要走的路。
17号那天看完了首相的宣布,说实话我也有好多想吐槽政府的办事不利,因为在JOHOR,所以最先想到的是每天在新柔长提来回工作的人怎么办?马来西亚的线上服务也不够发达,在家里怎么办?给不给工资,有没有算leave,无论是老板还是打工的都会陷入难处。
利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想法。
但是在人传人的病毒面前,在疫情高度爆发前,我们更应该重视当下的情况。
中国之所以能达到现在的控制效果,除了是政府的积极应对之外,还有封城封小区的管理。
(我极其不同意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


我国目前只采取了行动限制,还是可以出门打包、买菜,如此看来情况似乎不那么严重?
并不!出门一次就是靠近病毒一次,因为看不见摸不到,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接触的人当中是否有人感染。
14天内若处理不好,我国更有可能在面临一次疫情爆发。



图为网上流传意大利和马来西亚对比情况,计算方式应该要以全国人口来看危险度,不过看看无妨

当时候看见意大利确诊案例快速上涨的情况,而我们一家人才刚从意大利回来,顿时庆幸我们回到了马来西亚。
以及马来西亚仅有的25案例全部治愈出院的时候,大家都在赞扬我们的国家。
时至今日,虽然确诊人数还是不可控地在上升,但只要我们乖乖待在家,就能去停止这个数字继续上升。


One match can make difference

我们国家需要用这14天来应对现在的紧急情况,医疗人员需要各就各位,医疗物资需要到位。
而这个时候,老百姓待在家,也就是给予最大的帮助——阻止疫情扩张。
所以这14天就母汤出门囖!
如果可以做到尽量少传播谣言就更好啦,最近加入了一个Auntie whatsapp Group,让我发现原来whatsapp的谣言比起FB更加可怕。

十分感谢你看到这里,我有点啰嗦,在现在这个情况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但又觉得力量很小,于是写了这篇自己的想法。我也并不是认为中国一切都好,只是在这个紧急状况下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方法,让疫情得到控制。


因为突然间的14天行动限制,一些家庭或弱势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仍有余力希望做点什么,或者需要寻求帮助,这个是在网上搜索到的互助地图:
互助地图做好了!链接:www.tinyurl.com/fightcovic19
寻求帮助/提供帮助请填写此表:www.tinyurl.com/formfightcovic19
脸书群组 - 发布即时消息 / 提供任何帮助 
Caremongering Malaysia - Community Response to COVID19 
资源 - 关于COVID-19各种援助消息 :www.kitajaga.us


愿我们共度时艰,早日去KOPITIAM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