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1 December 2023

2023年的50个瞬间



即使到了2023年的最后几天,仍然没意识到今年就快要过去了。
更加提不上对什么对过去一年的不舍和新一年即将到来的兴奋感。

或许是最近太忙了。生活被许多琐碎的事情填满,赶作业、以及赴一个个离校前的约。
一直到这几天的选题会上、友人的口中以及朋友圈的“年度总结list”,我才开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按照惯例,给这一年列下了“50个瞬间”。
(我又在开往上海的高铁上写部落格,今年的365天里,在上海的日子就占去一个月了吧。)

#1月 日本
2022年辞职后,在回校前和妈妈去了日本、印尼还有台湾。
每天不是在准备出门,就是在收拾行李的路上......

#1月 印尼 Yogyakarta
真的很喜欢大自然,好想多去几遍有山有水的印尼!

#2月 台湾
倒数没几天就要回校了,但还是在过了年就跑到台湾去找小弟。

#2月 马来西亚 - 香港 - 北京
好久不见呀,北京。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反反复复想了一年的决定。
但是这一年下来,我真的好庆幸,也不曾后悔自己回来了。

#3月 适应
 因为休学降级,和我上课的几乎都是我的学弟妹。
幸好还有两个因支教而延迟入学的本科同学,我们仨一起组队干活。

坐在教室上课的第一周还是很激动。
每每都因为学习到了一些新知识而快乐。
并且在这个环境里,意识到自己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也许是之前在BP太久了,又或者在工作上被否定,反而回到了校园之后,
才觉得踏实。

#3月 干饭
有幸认识了一群平日在食堂干饭,周末出外下饭馆的朋友。

#4月
马来西亚首相到访清华,出席了演讲会。
虽然演讲会没什么值得一提的重点,但是第一次有幸见到首相,并且还在自己的母校,值得留存。

#陪SY跑步
回校以后最喜欢的一件事情是骑着自行车陪SY跑步。

#4月 青岛
去了青岛,见证了他的第一次全马。

#五一劳动节 江浙沪
和妈妈一起去了杭州、南京、乌镇、上海。
第一次在中国公共假日期间出游,看到了真正的“人山人海”。
复学以后,我想着尽可能珍惜机会,善用学习签,多在大陆旅游。

#5月的最后一天 留给五月天
去了人生的第一场演唱会——在鸟巢看五月天。
因朋友临时有事,和W一起去看了五月天。
具体哪首歌开始眼眶泛泪我已经忘了,但我记得演唱会的戒断反应持续了整整一周。

#6月9日 把周末变长的方式——骑车绕北京四环
晚上一时兴起,被YJ学长带着骑车绕了北京四环。
出门时兴奋的我,全然忘了已经快24小时没睡。
(前一晚3点起床赶作业)

#6月 上海迪斯尼
拖SY妈妈和妹妹的福,去了上海迪斯尼当了一天的公主。
为了给我庆祝生日,还去城堡里吃了午餐,是真公主没错了。
晚上看烟花的时候又开始眼眶泛泪,一瞬即逝的东西真的好美。
烟火在眼前,有人在身边,我好幸福呀。

#6月
清华的夏天离不开紫操。

#6月 毕业典礼
SY的毕业典礼后援阵容,这几天和家人们吃饭又让我过了一次生日。

我亲爱的SY毕业啦 ❤

是一起干饭打游戏的朋友们


#7月 清影工作坊
7月份在洞头呆了三周拍摄纪录片。
虽然本科对清影工作坊的体验感不好,但这一次遇到了很好的同伴和拍摄经验。
今早刚收到某活动入围的奖金,作为本次工作坊作品还是获得了莫大的鼓励。


#8月 首尔 - 釜山
参加了赴韩国的实践,作为副队长来协调和翻译,吃了很多美食!




#8月 回家
回家了,拍了大弟的毕业全家福,拥抱了狗狗和见了亲爱的朋友。
下周的这个时候,我又要回家啦!


#8月末 Phuket
和妈妈说走就走的泰国游。
从暑假开始就一直曝晒在太阳底下,是黑妹没错了。


#中国西北环线
和YH时隔许久出游。
蓝绿色的翡翠湖、千年古迹莫高窟、一望无际的鸣沙山,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在敦煌还买了莫高窟文创书签,想着买了书签就会多看书吧......)

#9月/10月 又到上海了!

#11月 野鸭湖

#11月 宇宙人
看live show怎么能够不快乐!是宇宙人啊!

#11月 秋天的香山
和KN一起约了周末去徒步,选了和秋天绝配的香山。
但今年的秋天来得很晚,我们一直到西山才看到漫山遍野的红叶。

#影传
今年去了影传小楼的开幕,并且几乎每个月都在和老雷/师姐们见面,
和影传的连接又更深了一点。

#11月
秋意正浓,这学期热衷于摄影的大师兄和雨荷来清华拍照。
我们趁机拍了一张合照。
第一次见雨荷,她还是大一,现在她都已经硕一了。
岁月匆匆。

#11月
和VA一起帮YH庆祝生日。

#11月 溜冰
2023年多了一项新技能——溜冰!
得益于学校新开的体育馆,早上8点免费溜冰让我蹭了几次免费场。
现在能够离开扶手溜达几圈啦!

还和小清心的朋友们约了周末去滑冰!

#11月 WL来北京找我了!
WL来的真不是时候,那几天正好北京暴风预警+寒流
在冷飕飕的夜晚相聚在什刹海,一路聊到回王府井住宿。

#12月 下雪的北京
时隔十年,北京下起了大雪。
周日晚,我和W打完壁球,去桃李吃了宵夜出来后才发现下雪了。
一路看着雪花纷飞回了宿舍。
本来都已经换了睡衣要睡了,看着群里传来一张张积雪的图,
还是忍不住像个小孩一样跑下楼玩雪去了。

实现了人生中的bucket list——在故宫赏雪。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故宫就成了紫禁城。”
下雪的绿瓦红砖有一种别致的美。

#12月 圣诞
圣诞夜前夕的周末,和友人们一起在qrhz家过了圣诞party!
抽到了gy的圣诞礼物,里面是巧克力,转手就是男友的礼物了(我不爱巧克力55

#12月 小清心
本学期的最后一次线下例会,和小清心一起交换礼物。
朋友们送的礼物奇奇怪怪,可可爱爱,只有我正经地送了保温杯......
抽到了可爱的玩偶一只,获得了小清心抱枕周边!

#2023年看的演出
回到大城市生活,有了很多接触世界的机会。
不仅仅是人、活动、经验,娱乐上也多了很多的选择。
“天鹅湖”舞台剧、五月天演唱会、live house、管弦乐音乐会、话剧、音乐剧......
虽然我不完全能够欣赏这些演出,但是每一次新鲜的体验都让我惊奇。
以前接触到这类演出都只是线上的,能够近距离坐在台下欣赏,别有一番体验。

#2023年我尝试的运动
另外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大运动量。
上学期一个人去瑜伽,(对着墙壁)打网球,开始去健身房(但不太会)
这学期开始打壁球,骑动感单车,滑冰,每周固定健身
11月和12月几乎每天都在运动......
也不知道是不是经常运动的关系,我其实觉得这个冬季除了下雪那几天之外并没有特别冷
甚至运动完之后,我还能单穿瑜伽裤就骑车回房间


概括我的2023年:知足

那天才和JY讨论,回校以后总有种蠢蠢欲动,想要干点大事的心。
尤其是我所在的专业(纪录片),自带一种记录当下的重任。

这个环境和周遭的事物会不经意提起理想。
但作为留学生在这一环境是很尴尬的——同个专业,但又不在这个体制下。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校园里的人们也被各种繁忙所充斥。

我们都在追求更快、更好的生活。

但今年我比较任性,想专注在当下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考虑太多外在的因素。


实际上,我已经决定未来不从事相关的行业了。
同时间也清楚意识到自己只是普通人。
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现有的目标很小很个人,可能像是减脂、存钱之类的。
想要的仅仅是快乐就好。

我变得很知足——例如这周有点钱,周末就犒赏自己去吃顿美食。
今天睡晚了,没关系,昨天不是早起了吗,互补嘿嘿
论文要求5千字,那我写够了就停,卷不动了
诸如此类的小事

我想任性地在乎当下就好。
我想说的是,明年也一样,首先我希望我自己快乐,其次都是其次。


Friday, 6 October 2023

2023年暑假,我在路上

 

开学不过两周,已经是holiday mood,明天开始连着一周的中秋和十一长假。

现在人在往上海的高铁上,有点恍惚,今年坐在高铁的次数比往年都还要多。

出行、旅游,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暑假在温州洞头完成了清影工作坊,在北京熬夜剪辑一周后到上海找SY,接着去了韩国实践,回家的一个月里又偶然地凑成了新马泰游,以及赶在夏天的尾巴去了一趟中国西北。


清影工作坊


快被拍摄逼疯的我和队友们在演播室做体操

因为本科的不愉快,让我对清影有很大的阴影。

万幸还有认识的朋友,在上课前就邀我一起组队,到现在后期投片都还算愉快。

我觉得这个课程最大的挑战就是和队员一起顺利完成片子,毕竟每个人都想当导演,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考虑到许久没有接触纪录片拍摄,以及队员的性格,我这次更多的是承担团队的制片工作。


队友们都来自中国北方,我这个东南亚人竟然成为洞头最接地气的人。

当地多为早年从福建过来的渔民,有一部分的人说的是闽南语。

没想到我的半桶水闽南语还能在大陆派上用场。

这一个月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因为拍摄的题材和海洋动物有关,我们跟着一条渔船出海到养殖地拍摄。

一般大海风平浪静的话大概是4级风,我们出海当天高达10级!

我们仨坚持到回航才晕船,船上的大叔们都忍不住为我们竖起大拇指!


我们的作品记录了当地的非遗,不过有别于一般的纪实短片,它在形式上更偏向于实验短片。

对较少接触实验短片和剧情片的我们仨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挑战。

因为原来是先拍摄,再拼凑故事去剪辑。

这一次,我们先拟了剧本,并且两三天就打破原有的想法,又重写。走一步看一部似地去拍摄。

回到北京重新看一遍素材后,又再一次推翻,和老师讨论纸剪才定下最终版方案。

成片结合古今,记录当地文化,讨论非遗传承,我认为我们已经做到了最好。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和我要片源!)


回到北京后,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剪辑。

放映前一天熬了一夜加字幕、剪辑影片,中途还和院猫花牛在实验室门口一起赏了雨。

天亮了,回到宿舍疲惫的我,却十分清醒。

虽然已经两年没扎进纪录片里,但是从这份作品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对拍摄的热爱。

我很幸运,能拥有一份珍贵的机会扎进热爱中。


北京 - 上海

没想到和上海这么有缘,今年已经第三次到上海来了。

算上十一中国国庆这一趟,已经是第四次,来猜猜今年总共会来几次呢?

一些吃吃喝喝的记录。

SY的一切总是很稳定,他的作息,情绪,适应能力。

虽然新学期校园里少了他,但每天一来一回的短信都让我感受到了他的陪伴。


韩国

刚落地韩国,我不靠谱的实践队长就说:“明珠,待会你负责来和大使报告交流。”

于是我的韩国之旅就从一个蹭饭队友荣升为副队长。


倒酒的是韩国前驻华大使,我:米酒好好喝啊

虽然这一次活动有很多的吐槽点,并且有可能成为我日后不想参加同类型活动的阴影。

但是,美食实在太诱人了!更何况是不用自己买单的美食。

感谢队友们的推荐,由我来负责和韩国接待方沟通交流。(所以我想吃什么我就说吃什么

这一次吃了好多心心念念的美食。

炸酱面、烤鳗鱼、煎饼、猪蹄、土豆牛排汤、五花肉、釜山鱼饼、冷面......


活动为期7天,考虑到回国的机票价钱和想多玩两天的心情,我独自在首尔多待了两天一夜。


我去了一家巷子里的豆腐汤店,边吃饭边听店家和老顾客聊天。

傍晚时分坐在汉江公园看书,饿了就到便利店买拉面,还奢侈地加了颗鸡蛋,实现我一直想在汉江边吃拉面的愿望。

吃饱后顺着汉江边喝啤酒边散步,好开心呀。

回程选了凌晨的班机,碰巧和学妹RP搭了同一班航班。

当天约了一起吃晚饭,到邮局寄了明信片,再回家。


Home sweet HOME (aka新马泰游)

回家了!本来以为见到狗狗后迎来的会是热情,没想到是冷漠。

冷漠的眼神

好在经过两星期的肉肉诱惑,我们的感情回到了初恋。


8月8日落地KLIA 2,8月14日又来到KLIA 2,仿佛机场就是我第二个家。

谢谢敏萍老师的照顾,让我有机会走进丹中,并了解到丹中的困难与学分制授课模式。

这里就不作太多介绍,更多详情:吉兰丹中华中学

趁着暑假回家,为毕设做一些前调,老师很爽快就答应我见面的要求,还让我蹭了几顿美食,真的很感谢。



因为碰不上WL回BP的时间,作为闲人的我干脆就到新加坡一日游去了。

跟着她city walk,cafe hopping,逛了garden by the bay。

虽然每一次见面都是N个月后,但话好像说不完似的,一天怎么够?

只愿你我安好,期待下一次见面。


WL的爱店,超好吃!



在家里吃喝玩乐,当爸妈的跟屁虫一段时间后,我和妈妈到普吉岛玩去了!


全程由妈妈当司机!我们靠着这辆motor逛遍三大海滩和市区。我妈妈超厉害的!


出发前简单安排了旅程——第一天抵达,第二天跳岛游,第三天冲浪,第四天回家。

我们也是临时在出发前一周才决定到泰国玩,无意间就凑成了我暑假的一趟新马泰游......

这一次也是阔别几年到泰国来。

一路吃吃喝喝,下午躺在树下听海浪声,晚上按摩喝啤酒。



在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具体体现在吃了早餐不久马上又要吃午餐。

经济面+半熟蛋+Kopi O Kosong是日常早餐,下午就看心情,晚餐是妈妈的爱心佳肴。

有一天晚上追着狗狗玩耍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是蹦蹦跳跳的。在学校总是很焦虑,回了家觉得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很欢快。

就像前面说的,我被父母宠爱着,回到家什么也不必烦恼。


中国 · 西宁 青海 茶卡 大柴旦 敦煌 张掖 

和YH在暑假前就约好的西北游。

从西宁出发不到两小时,车子就出问题坏在高速公路旁。

司机叫了他的同事来接我们,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

等来了一辆拥挤的九座车,让同行的其他旅客超级不满,坚决不上车。

因为这一个小插曲,才发现我们这一车的人是由三家不同的旅行社拼团组成的,价钱行程也不同。

后来司机又联系了另一辆车,又等了约一小时后,我们才终于踏上旅途。


各个景点离得很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在驶过好几段路时,人迹罕至,在壮阔的景色之下,这条路上仿佛只有我们。


这段旅程中,最期待的莫过于敦煌。

别人两小时逛完莫高窟,我们俩待了快半天,并且还享有学生票!

之前在学校就听过敦煌艺术研究学者常沙娜教授的演讲,十分向往到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

即使站在栩栩如生的壁画和雕像前,都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完成这些伟大作品的。

值得一提的是,莫高窟是除故宫之外,我觉得文创做得最好的,可惜钱包不允许,好想把杯垫、香囊、书签......统统买回去。


人生第一次爬上沙漠,可以抵上一个月的运动量。

虽然没能“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但是被夜晚亮灯的月牙泉惊艳到了。

我们一直待到星星出来后才离开。

九月的敦煌夜晚微凉,景区的骆驼早已回家,这段丝绸之路此刻在我脑海中仍挥之不去。


西北的饮食习惯是以牛羊肉、面食为主。

我们俩起初是欣喜地大口吃肉,后来实在太腻吃不下,变成了吃兰州拉面、饺子、泡面。

旅程最后一天回到西宁,我们吃了炕锅羊排,到现在快一个月了我都还吃不了羊肉。

他们的牛羊肉是没有腥味的,但是在高原地区习惯大口吃肉,一般分量很大,我们俩往往都吃不完。


——


2023年的暑假在温州、北京、上海、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西北区度过。

其中大部分时间我都暴晒在太阳底下,并且还热衷于到海边去。

以至于现在人超黑。(SY前几天见到我的一句话不是说想你,而是你很黑!


肉眼可见本人实现一个暑假吃胖3KG

开学前,和同学们联系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忙着找新学期实习。

考虑到这学期自己还有几堂课要修,并没有选择去实习。

但我也犹豫焦虑过。

毕竟在这所内卷严重的校园里,大家都在奋力往前,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会狠狠地被甩过去。

所幸,在这段怀疑自我的开学期里,我用社团活动、运动和上课填满了,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相较以往,有了很多的独处时间,也更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种“过了今天不知道能不能过明天”的感受逐渐变少了。

取而代之,是一点一点夺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喜欢现在的生活,希望也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


(立个flag,距离2024年还有不到三个月,希望自己实现习惯早起。)